世界第一!全球最大货运无人机来了!中国制造将开启物流新时代

来源:BOB网站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21 09:12:45

  ,因为W5000的出现,可以说是给了世界物流和无人机领域一次大大的震撼!

  从数据上直观地感受这货运无人机到底有多能“拉”:翼展22.7米,垂尾高度7.51米,机身长度22.89米;最大起飞重量10.8吨,载重5吨,货舱容量65立方米,飞行航程可达2600公里——W5000,真是又能跑,又能装!

  AEP100涡桨发动机,每台发动机的功率都能达到900千瓦。这使得W5000能够以超过520公里的时速飞行——W5000,速度还挺快!

  载货量大都只能按千克算,航程也很短。要想适用于远距离的、大量的物资补给,或是商业化的物流运输,根本不可能。

  腾盾货运无人机曾经在央视亮相,商载能力在货运无人机中已经很不错了,但也只有2吨,这远远小于W5000的最大业载能力。

  小型穿越机和伊朗的“空中小摩托”,都是设计来执行特定任务的,载货量和航程同样远小于W5000,根本不可能用来长距离、大批量地运货,换而言之,就是难以在民用物流领域普及。

  从北京飞抵广州,从成都飞抵北京,甚至是从上海飞抵青海。从东到西,从南到北,我国的四个方位,W5000基本都能一次直达。

  地理中心——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为起点,向外26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,朝东可以到达韩国的大部分地区;朝南可以覆盖越南北部;朝西可以到达巴基斯坦;朝北还可以抵达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。

  大型的宽体货机,例如波音747系列、777系列,最大载重量还可以达到上百吨。虽然这个数字W5000还远远比不上,不过从很大程度上来说,这些货运飞机和货运无人机,可不是一个赛道的。

  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。根据计算,W5000的机组成员成本仅为同级别有人飞机的十分之一。而更深层次的,则是通过机组成员相关系统的削减,减轻了飞机34%的重量,曾经的驾驶室、休息室等为人所用的部分,都能给它“掏空”了,服务于货运。

  智能系统的引入还能减少W5000的过站时间,就像“流水线”工厂那样,货来,卸货,飞机走,一气呵成,不再需要冗杂的人员交互,只需仅仅15分钟,就能完成一次在民航及通航机场的过站时间。这能进一步减少W5000的运营成本。

  W5000的吨公里成本与同级别有人驾驶货运飞机相比,直接降低了40%以上,同时还更灵活,可以更快地周转货物,缩短物流时间。

  自主驾驶技术和地面监控系统,以及符合适航要求严格研制的AEP100发动机,都在为其安全运作保驾护航。W5000实现了供应链全面自主可控,所有部件均来自于国有航空工业体系和主流非公有制企业,从另一个角度加强了整机的安全性。

  外的硬件、内的软件,用的都是咱们国家航空工业体系的靠谱技术,可以说又让我国的无人机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。

  边疆偏远地区多山区,多海岛,地形复杂,不说修机场,甚至很多地方连铁路都还没通。

  运费贵且事儿小,但大大阻碍了边远地区的建设与发展,这才是线这样航程长、成本低的货运无人机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痛点,不仅可运输范围覆盖全国东南西北

  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来说,W5000只需要较短的跑道即可起降,这样一来,它就可抵达许多没有修建正式机场的地区,例如云南边远山区,或是台湾及周边岛屿。这为实现城市间“点对点”的航空货物运输物流

  而W5000配备的AEP-100涡桨发动机,则既可长时间耐受高温老化,在高温下不变形,又拥有非常良好低温柔韧性的材料,在寒冷条件下也不可能会发生龟裂和剥落问题,在温度低至零下30℃的地区也能安全运行

  信息时代后,世界军事行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,机动性、流动性更强,无人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

  广泛地用于前线物资补给、装备运输等领域,小至粮食、药品,大至装甲车,W5000都能支持部队快速完成兵力投送和后勤保障任务。冲突前线往往地形复杂,条件极端,距离遥远

  高强度补给的最优之选。后勤保障一直是我军的一个短板,W5000的出现,或许能改变这样的局势。目前,W5000适航申请已获中国民航局受理,首架机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实现交付

  客运版本也已在讨论之中。随着我们国家逐步开放航空管制,推进低空经济发展,未来城市运输可能真会出现科幻作品中的场景:城市上空数不清的无人机熙熙攘攘地工作、运输着。货运无人机普及,还有啥问题?

  对无人机监管不力,咱们国家的许多重要、敏感的信息就有泄露的风险;公民的个人隐私

  另外,虽然W5000能实现短距起降,但相应的基础设施仍然需要建设,例如专门的无人机起降平台、维护保养设施、货物装卸设备等,甚至是一套完整的、全新的物流网络体系

  是互补的而非互斥的。无人机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,固然可以明显提高配送效率,缩短配送时间,降低人力成本。但无人机再“无人”,终究也还是离不开人。

  需要有人来负责无人机的维护保养、货物的装卸以及应急情况的处理,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也要配备机组人员

  催生出新的就业岗位,例如无人机操作员、维护工程师、物流规划师等。并且,在短期内,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里,无人机也还远远达不到能完全替代人工配送的程度。